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3章 搬迁

公司当时的那个唯一也是以后最大的客户那阵子也在扩张,同时还把不少以前在美国的工作拿到了中国,因此那个项目组不断地在加人。非典以后,公司开始大幅招聘,每周都有不少新面孔,很快办公室就坐的满满当当的。不记得具体几月份了,至少是2003年的6月以后,公司很阔绰的买下了一栋靠着北环大道的新楼里的顶部三层楼作为新的办公室。于是公司就这样搬迁到了科技园北区, 我们也从此成为南山科技园千千万万打工仔中的一员。

记得那时我们的部门领导很骄傲地对我们说:老板本来只打算租新的办公室,是他以中国房地产发展潜力巨大为由劝说老板,趁商业楼便宜置办些固定资产,老板才买下来的。后来的房价暴涨,大大证明了他的眼光非常不错。

但他的这个说法没有太多人相信,都觉得是他吹牛皮的。因为我们的老板自己就是房地产开发商,老的办公室所在的楼盘就是他的产业之一,那时还拿出几套房子作为员工宿舍。而随后的南山区某大型楼盘也是他的产业,当时公司同事买那个楼盘还有一些折扣。那时也有不少那时在职的同事在那个小区买房,即便没在那个小区买房的同事,都因为他说深圳房价会上涨,尤其看好南山的前景,而在南山那边买了房。所以大家都觉得老板明显对房地产市场是有预判的。虽然没人知道到底是谁的决策,但是买办公楼在当时确实非常明智。特别是后来公司虽然经营不善,但是靠着这房产弥补了一些损失。

搬到新办公室后,一个接一个的新项目也开始启动,越来越多的生面孔加入公司,慢慢地把三层楼都坐满了。公司也因此在深圳外包和外资企业中有了不小的名声,那时和朋友说自己在什么公司时,还是不少人知道的。

除了公司的扩张搬迁,外面也有不少外包公司在崛起,不仅有外资的公司,还有不少国内的外包公司。而那些国内大的外包巨头们最后凭着低廉的价格优势逐渐占领了外包市场的大半江山,而外资外包公司大部分都靠着为外资的企业提供服务才能从外包市场里分杯羹。

后来我看到一本关于软件外包的书,才知道原来那几年(从2000年到2004年)是软件外包在我国快速成长的时期。政府在2000年后先后颁布《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振兴软件产业行业纲要()》等政策,授牌北京、上海、大连、济南等11个软件基地为国家级软件基地,认定172家重点软件企业和北京、上海、深圳、天津、大连和西安6个国家软件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